摘要:
01
官宣
印花稅法來了
據央視新聞消息,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多項法案及兩項決定。
▲圖源央視新聞
其中包括印花稅法,這部法律總體上維持現行稅制框架不變,適當簡并稅目稅率、減輕稅負。
隨著印花稅法制定出臺,我國現行18個稅種中已有12個稅種制定了法律,稅收法定加快落實,稅收立法再進一程。
02
印花稅計稅依據
含不含增值稅解決了
印花稅計稅依據含不含增值稅的問題,之前的口徑都是默認合同價稅分離簽訂的可以按不含稅價計稅,但是這個默認規定沒有法律法規明確,印花稅立法就會解決這個問題。
03
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八十九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于2021年6月10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22年7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習近平
2021年6月10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法
(2021年6月10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通過)
第一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書立應稅憑證、進行證券交易的單位和個人,為印花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印花稅。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書立在境內使用的應稅憑證的單位和個人,應當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印花稅。
第二條 本法所稱應稅憑證,是指本法所附《印花稅稅目稅率表》列明的合同、產權轉移書據和營業賬簿。第三條 本法所稱證券交易,是指轉讓在依法設立的證券交易所、國務院批準的其他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交易的股票和以股票為基礎的存托憑證。
證券交易印花稅對證券交易的出讓方征收,不對受讓方征收。
第四條 印花稅的稅目、稅率,依照本法所附《印花稅稅目稅率表》執行。第五條 印花稅的計稅依據如下:
(一)應稅合同的計稅依據,為合同所列的金額,不包括列明的增值稅稅款;
(二)應稅產權轉移書據的計稅依據,為產權轉移書據所列的金額,不包括列明的增值稅稅款;
(三)應稅營業賬簿的計稅依據,為賬簿記載的實收資本(股本)、資本公積合計金額;
(四)證券交易的計稅依據,為成交金額。
第六條 應稅合同、產權轉移書據未列明金額的,印花稅的計稅依據按照實際結算的金額確定。
計稅依據按照前款規定仍不能確定的,按照書立合同、產權轉移書據時的市場價格確定;依法應當執行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確定。
第七條 證券交易無轉讓價格的,按照辦理過戶登記手續時該證券前一個交易日收盤價計算確定計稅依據;無收盤價的,按照證券面值計算確定計稅依據。第八條 印花稅的應納稅額按照計稅依據乘以適用稅率計算。第九條 同一應稅憑證載有兩個以上稅目事項并分別列明金額的,按照各自適用的稅目稅率分別計算應納稅額;未分別列明金額的,從高適用稅率。第十條 同一應稅憑證由兩方以上當事人書立的,按照各自涉及的金額分別計算應納稅額。第十一條 已繳納印花稅的營業賬簿,以后年度記載的實收資本(股本)、資本公積合計金額比已繳納印花稅的實收資本(股本)、資本公積合計金額增加的,按照增加部分計算應納稅額。第十二條 下列憑證免征印花稅:
(一)應稅憑證的副本或者抄本;
(二)依照法律規定應當予以免稅的外國駐華使館、領事館和國際組織駐華代表機構為獲得館舍書立的應稅憑證;
(三)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書立的應稅憑證;
(四)農民、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委員會購買農業生產資料或者銷售農產品書立的買賣合同和農業保險合同;
(五)無息或者貼息借款合同、國際金融組織向中國提供優惠貸款書立的借款合同;
(六)財產所有權人將財產贈與政府、學校、社會福利機構、慈善組織書立的產權轉移書據;
(七)非營利性醫療衛生機構采購藥品或者衛生材料書立的買賣合同;
(八)個人與電子商務經營者訂立的電子訂單。
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國務院對居民住房需求保障、企業改制重組、破產、支持小型微型企業發展等情形可以規定減征或者免征印花稅,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第十三條 納稅人為單位的,應當向其機構所在地的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繳納印花稅;納稅人為個人的,應當向應稅憑證書立地或者納稅人居住地的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繳納印花稅。
不動產產權發生轉移的,納稅人應當向不動產所在地的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繳納印花稅。
第十四條 納稅人為境外單位或者個人,在境內有代理人的,以其境內代理人為扣繳義務人;在境內沒有代理人的,由納稅人自行申報繳納印花稅,具體辦法由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規定。
證券登記結算機構為證券交易印花稅的扣繳義務人,應當向其機構所在地的主管稅務機關申報解繳稅款以及銀行結算的利息。
第十五條 印花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納稅人書立應稅憑證或者完成證券交易的當日。
證券交易印花稅扣繳義務發生時間為證券交易完成的當日。
第十六條 印花稅按季、按年或者按次計征。實行按季、按年計征的,納稅人應當自季度、年度終了之日起十五日內申報繳納稅款;實行按次計征的,納稅人應當自納稅義務發生之日起十五日內申報繳納稅款。
證券交易印花稅按周解繳。證券交易印花稅扣繳義務人應當自每周終了之日起五日內申報解繳稅款以及銀行結算的利息。
第十七條 印花稅可以采用粘貼印花稅票或者由稅務機關依法開具其他完稅憑證的方式繳納。
印花稅票粘貼在應稅憑證上的,由納稅人在每枚稅票的騎縫處蓋戳注銷或者畫銷。
印花稅票由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監制。
第十八條 印花稅由稅務機關依照本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的規定征收管理。第十九條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和稅務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本法規定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追究法律責任。
第二十條 本法自2022年7月1日起施行。1988年8月6日國務院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同時廢止。
我國現有的十三部稅收法律
自1993年1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
自1980年9月10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
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
自2018年7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葉稅法
自2018年7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噸稅法
自2019年7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輛購置稅法
自2019年9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耕地占用稅法
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法
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維護建設稅法
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法
自2022年7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法
04
印花稅稅目稅率表
05
印花稅法與暫行條例對比
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法 |
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 |
(2021年6月10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通過) |
〔88〕國務院令第11號 |
第一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書立應稅憑證、進行證券交易的單位和個人,為印花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印花稅。 |
第一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書立、領受本條例所列舉憑證的單位和個人,都是印花稅的納稅義務人(以下簡稱納稅人),應當按照本條例規定繳納印花稅。 |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書立在境內使用的應稅憑證的單位和個人,應當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印花稅。 |
|
第二條 本法所稱應稅憑證,是指本法所附《印花稅稅目稅率表》列明的合同、產權轉移書據和營業賬簿。 |
第二條 下列憑證為應納稅憑證:(一)購銷、加工承攬、建設工程承包、財產租賃、貨物運輸、倉儲保管、借款、財產保險、技術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質的憑證; |
第三條 本法所稱證券交易,是指轉讓在依法設立的證券交易所、國務院批準的其他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交易的股票和以股票為基礎的存托憑證。 |
|
證券交易印花稅對證券交易的出讓方征收,不對受讓方征收。 |
|
第四條 印花稅的稅目、稅率,依照本法所附《印花稅稅目稅率表》執行。 |
|
第五條 印花稅的計稅依據如下: |
|
第六條 應稅合同、產權轉移書據未列明金額的,印花稅的計稅依據按照實際結算的金額確定。 |
|
計稅依據按照前款規定仍不能確定的,按照書立合同、產權轉移書據時的市場價格確定;依法應當執行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確定。 |
|
第七條 證券交易無轉讓價格的,按照辦理過戶登記手續時該證券前一個交易日收盤價計算確定計稅依據;無收盤價的,按照證券面值計算確定計稅依據。 |
|
第八條 印花稅的應納稅額按照計稅依據乘以適用稅率計算。 |
|
第九條 同一應稅憑證載有兩個以上稅目事項并分別列明金額的,按照各自適用的稅目稅率分別計算應納稅額;未分別列明金額的,從高適用稅率。 |
第三條 納稅人根據應納稅憑證的性質,分別按比例稅率或者按件定額計算應納稅額。具體稅率、稅額的確定,依照本條例所附《印花稅稅目稅率表》執行。 應納稅額在一角以上的,其稅額尾數不滿五分的不計,滿五分的按一角計算繳納。 |
第十條 同一應稅憑證由兩方以上當事人書立的,按照各自涉及的金額分別計算應納稅額。 |
第八條 同一憑證,由兩方或者兩方以上當事人簽訂并各執一份的,應當由各方就所執的一份各自全額貼花。 |
第十一條 已繳納印花稅的營業賬簿,以后年度記載的實收資本(股本)、資本公積合計金額比已繳納印花稅的實收資本(股本)、資本公積合計金額增加的,按照增加部分計算應納稅額。 |
|
第十二條 下列憑證免征印花稅: |
第四條 下列憑證免納印花稅: |
(一)應稅憑證的副本或者抄本; |
(一)已繳納印花稅的憑證的副本或者抄本; |
(二)依照法律規定應當予以免稅的外國駐華使館、領事館和國際組織駐華代表機構為獲得館舍書立的應稅憑證; |
|
(三)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書立的應稅憑證; |
|
(四)農民、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委員會購買農業生產資料或者銷售農產品書立的買賣合同和農業保險合同; |
|
(五)無息或者貼息借款合同、國際金融組織向中國提供優惠貸款書立的借款合同; |
|
(六)財產所有權人將財產贈與政府、學校、社會福利機構、慈善組織書立的產權轉移書據; |
(二)財產所有人將財產贈給政府、社會福利單位、學校所立的書據; |
(七)非營利性醫療衛生機構采購藥品或者衛生材料書立的買賣合同; |
|
(八)個人與電子商務經營者訂立的電子訂單。 |
|
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國務院對居民住房需求保障、企業改制重組、破產、支持小型微型企業發展等情形可以規定減征或者免征印花稅,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
(三)經財政部批準免稅的其他憑證。 |
第十三條 納稅人為單位的,應當向其機構所在地的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繳納印花稅;納稅人為個人的,應當向應稅憑證書立地或者納稅人居住地的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繳納印花稅。 |
|
不動產產權發生轉移的,納稅人應當向不動產所在地的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繳納印花稅。 |
|
第十四條 納稅人為境外單位或者個人,在境內有代理人的,以其境內代理人為扣繳義務人;在境內沒有代理人的,由納稅人自行申報繳納印花稅,具體辦法由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規定。 |
|
證券登記結算機構為證券交易印花稅的扣繳義務人,應當向其機構所在地的主管稅務機關申報解繳稅款以及銀行結算的利息。 |
|
第十五條 印花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納稅人書立應稅憑證或者完成證券交易的當日。 |
第七條 應納稅憑證應當于書立或者領受時貼花。 |
證券交易印花稅扣繳義務發生時間為證券交易完成的當日。 |
|
第十六條 印花稅按季、按年或者按次計征。實行按季、按年計征的,納稅人應當自季度、年度終了之日起十五日內申報繳納稅款;實行按次計征的,納稅人應當自納稅義務發生之日起十五日內申報繳納稅款。 |
|
證券交易印花稅按周解繳。證券交易印花稅扣繳義務人應當自每周終了之日起五日內申報解繳稅款以及銀行結算的利息。 |
|
第九條 已貼花的憑證,修改后所載金額增加的,其增加部分應當補貼印花稅票。 |
|
第十七條 印花稅可以采用粘貼印花稅票或者由稅務機關依法開具其他完稅憑證的方式繳納。 |
第五條 印花稅實行由納稅人根據規定自行計算應納稅額,購買并一次貼足印花稅票(以下簡稱貼花)的繳納辦法。 |
印花稅票粘貼在應稅憑證上的,由納稅人在每枚稅票的騎縫處蓋戳注銷或者畫銷。 |
第六條 印花稅票應當粘貼在應納稅憑證上,并由納稅人在每枚稅票的騎縫處蓋戳注銷或者畫銷。 |
印花稅票由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監制。 |
第十一條 印花稅票由國家稅務局監制。票面金額以人民幣為單位。 |
第十八條 印花稅由稅務機關依照本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的規定征收管理。 |
第十條 印花稅由稅務機關負責征收管理。 |
第十二條 發放或者辦理應納稅憑證的單位,負有監督納稅人依法納稅的義務。 |
|
第十九條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和稅務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本法規定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追究法律責任。 |
第十四條 印花稅的征收管理,除本條例規定者外,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的有關規定執行。 |
第十五條 本條例由財政部負責解釋;施行細則由財政部制定。 |
|
第二十條 本法自2022年7月1日起施行。1988年8月6日國務院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同時廢止。 |
第十六條 本條例自1988年10月1日起施行。 |
06
稅目稅率對比
07
官宣
印花稅法來了
印花稅會計分錄
(1)按合同自貼花:
一般情況下,企業需要預先購買印花稅票,待發生應稅行為時,再根據憑證的性質和規定的比例稅率或者按件計算應納稅額,將已購買的印花稅票粘貼在應納稅憑證上,并在每枚稅票的騎縫處蓋戳注銷或者劃銷,辦理完稅手續。企業交納的印花稅,不需要預計應交的稅金,同時也不存在與稅務機關結算或清算的問題。企業交納的印花稅可以不通過“應交稅費”科目:
借:稅金及附加
貸:銀行存款
匯總繳納:
同一種類應納稅憑證,需頻繁貼花的,應向當地稅務機關申請按期匯總繳納印花稅。企業按規定應交的印花稅,在“應交稅費”科目下設置“應交印花稅”明細科目核算。
計算應交時
借: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費——應交印花稅上交時
借:應交稅費——應交印花稅
貸:銀行存款
企業按照核定征收計算繳納印花稅:
企業按規定應交的印花稅,在“應交稅費”科目下設置“應交印花稅”明細科目核算。
計算應交時
借: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費——應交印花稅上交時
借:應交稅費——應交印花稅
貸:銀行存款
08
官宣
印花稅法來了
印花稅正確申報納稅流程
財務會計們可參考以下流程進行申報納稅。
1
印花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應納稅憑證書立或者領受時間就是印花稅納稅義務的發生時間。
2
印花稅納稅義務人
根據《印花稅暫行條例》及其施行細則的規定,在境內書立或領受購銷、加工承攬、建設工程承包、財產租賃、貨物運輸、倉儲保管、借款、財產保險、技術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質的憑證,產權轉移書據,營業賬簿、權利、許可證照的單位和個人,都是印花稅的納稅義務人,應當按照本條例規定繳納印花稅。
3
印花稅繳納方式
(1)應稅憑證貼花納稅
由納稅人在應稅憑證上一次性貼足印花稅票繳納。粘貼在應納稅憑證上的印花稅票,要在每枚稅票的騎縫處蓋戳注銷或者畫銷。粘貼使用印花稅票納稅的,已貼用的印花稅票不得重用。
(2)大額稅額開票征收
納稅人印花稅應納稅額較大的,可向稅務機關提出申請,可以單筆開具繳款書繳納。
(3)頻繁業務匯總申報
同一種類應納稅憑證需頻繁貼花的,納稅人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行決定是否采用按期匯總繳納印花稅的方式。
(4)難以計算的依法核定
納稅人不能據實計算繳納印花稅的,稅務機關可以根據《稅收征收管理法》及相關規定核定納稅人應納稅額。
4
印花稅申報期限
(1)一般憑證即時貼花
《印花稅暫行條例》規定,應納稅憑證應當于書立或者領受時貼花。
(2)資金賬簿按年計繳
(3)匯總繳納按月申報
(4)國外合同使用貼花
如果合同國外簽訂國內使用應貼花。貼花納稅的,申報納稅期限為合同在國內使用的當天;匯總申報繳納的,申報納稅期限是匯總登記的次月15日內。
(5)核定征收按月(季)申報
實行核定征收印花稅的,納稅期限為一個月,稅額較小的,納稅期限可為一個季度,具體由主管稅務機關確定。
09
官宣
印花稅法來了
印花稅減免稅優惠總結
根據總局發布的最新減免稅代碼表,截至2019年7月,目錄中列明的印花稅減免稅優惠項目有67個,按照便于記憶的原則,將上述優惠項目分為了10類,具體分類情況如下:
第一類,普惠政策,一共有3項。分別是副本抄本免稅、資金賬簿減半、其他賬簿免稅。
第二類,小微企業優惠,一共有2項。分別是小微企業借款合同免稅,小規模納稅人印花稅減征。
第三類,與公益事業相關的優惠,一共有2項。將財產捐贈給政府、福利單位、學校免稅。
第四類,與三農相關的優惠,一共有3項。分別是合作社與社員簽訂的農產品購銷合同免稅、農村集體經濟清產核資免稅、農村飲水工程免稅。
第五類,與住房相關的優惠,一共有12項。最常用的應該是個人銷售或購買住房免印花稅。其他免征基本和廉租房、保障房、公租房相關,另外高校學生公寓租賃合同也免。
第六類,與貨運憑證相關的優惠,一共有2項。快件行李包裹的托運單據免征;特殊的貨運憑證,比如軍事物資運輸、搶險救災物資運輸、新建鐵路工程臨管線運輸也是免征的。
第七類,與體育相關的優惠,一共有7項。對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的一些合同免征印花稅。
第八類,與特定企業、特定項目相關的優惠,一共有9項。主要是對社保基金、青藏鐵路公司、發行單位、飛機租賃企業、石油儲備基地、商品儲備管理公司的一些合同免征印花稅。
第九類,與改制重組相關的優惠,一共有9項。其中第四項是針對所有行業的優惠政策,其他是針對專門的企業或行業的優惠。
第十類,與金融資本相關的優惠,一共有18項。金融和資本市場的稅收優惠是這十類優惠中最多的,在此不一一列舉。
很多人都以為,只要簽訂合同就要交印花稅,其實這是對印花稅的誤解哦,合同只是印花稅的應收憑證之一,但并不是所有的合同都交印花稅。
業內專家認為,印花稅立法是財稅領域立法的一大新進展,有助于推動建立現代稅制。草案總體上保持現行稅制框架和稅負水平基本不變,適當簡并稅目稅率、減輕稅負,將助力企業“輕裝上陣”,增加市場活力,促進經濟發展。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對版權有異議,請聯系后臺議定處理。
本文來源:央視新聞,人大官網、建安財稅快訊,中稅網、中國新聞社、小陳稅務、稅海濤聲、新華社稅月伴你行等。
新月會計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以上信息。